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

詞窮vs扭波

啦啦:

想不到對上一次update已是一個月前的事,實在要說句對不起……,放心,經過「意亂情迷」的11與12月後,我們還沒有死,註定我們的心理和體格都十分適合吃這行飯的吧!

說到詞窮,這又豈只是聖誕才出現呢?我們的日常工作,實在處處也報窮(我知道這詞原指「破產」,但大腦乾塘之際,實在與破產無異),但亦因為處處見窮,才令我們努力尋求「升呢」吧!還記得你曾有個客,一年落了三次稿,那三次都是sell同一產品,不知情的我,以為是不同產品便都分了給你,每次到開工才發現是同一產品,令你大感懊惱,不知如何再三為同一件產品度橋。

除了這例子,佔我們日常工作很大比例的飲食稿才最是要命。通行都說飲食稿易寫,因為一碟擺得好靚的食物便已能吸引大部份的讀者;另一方面,大部份相關的資料,諸如食肆的背景、特色、推廣重點,都由貴客口述我們筆錄;有時我們更可以試食以更傳神地寫出食物的特點,基本上是看圖作文便可了事。無錯,食稿的犯錯比率是較低的,但要做得好的比率也是相當的低。先不說同一個客每期落稿,但用差不多的相配不同的字那普遍情況,倒想說不同的客賣同樣的東西才最頭痛。當然,這頭痛只是基於本人的「唔化」,源於個人不願重複自己的漏習。

多年前,酒店自助餐落稿蔚然成風,本人就曾試過,同一期分別為五間不同酒店寫自助餐稿,寫自助餐當然不是問題,問題是,五間都係日本美食自助餐。影完相回到公司,看著大同少異的食物,要選出有睇頭但不重複的大相還不算困難,最苦的是要想出五條意思相同但用字各異的大題。個別客戶對稿時,當然不會執著你的用字遣詞,但當他們揭著一期書,看到其他同類廣告專輯用同樣的用字,還要出自同一人之手,作為客戶的,覺得寫手「一橋五賣」、無誠意也不足為奇,至少在我作為消費者遇上這情況會這樣想。基於本人要保住服務第一的招牌,當然不容計用同樣的字眼,至少大題要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。後來出書後,更是捏一把汗,因為那五份稿被排在前後相連的版位,幸好最後也死出五條題,否則一定俾人指摘一番。

說起這次大題事件,請容我向當年「帶我入行」*的上級和那書的社長致意,或許那位社長現在識我係老鼠,但當年他每周跟我們「創作服務部」開鋤書會的一字一句,我還是不敢忘記。有次他就批評我的某條大題「扭波」,不設實際。而想出那不設實際的大題的原因是,本人以為廣告該「予人想像空間」,也因為同類的稿做了多次,想有點新意。不過經那次鋤書會後,我便決心戒掉這種幼稚的想法。

當然廣告是應該「予人想像空間」的,不過也要看情況,在雜誌的廣告專輯中,一矢中的,抓住重點用實際的字眼來寫大題才是要訣。因為廣告專輯的目的是速銷,有效期通常是一期書,即一星期,讀者儲起慢慢看最多也只是個多月的事,讓人一看就明,一看就有興趣停留細讀,甚至會行動消費才是要點。所以努力學多點讀者有同共鳴看得懂的詞彙比較重要, 太美、太富想像空間的用字是無謂的,也就是所謂的「扭波」。一個球員落場比賽的最終目標是入波,扭波是表演,扭完入波當然好,扭失了則罪大惡極,當時社長說,有波在手便要準備射,扭波是多餘的,廣告專輯的大題也一樣。自此之後,寫題用字,甚至是內文也以一矢中的,簡潔清楚為目標,到後他來有機會做時裝書,做書仔、newsletter,才再有機會扭下波。

*那是畢業後第一份長工,不是真的有人介紹帶我入行,只是當年見工後決定請我的人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