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

重操故業

我又重操故業,回到雜誌界的廣告創作懷抱了,除了是因為我堅信紙本不死外,還因為我,有點悶了。

作為自由撰稿人,自由是有了,可以為了滿足感而選擇工作,也可純為錢而飢不擇食,如果能令生理與心理也滿足到,那便是成功的自由撰稿人。可惜我並沒有從中得到平衡,而更多時候是感覺只得自己一個人在跑道上,缺了對手(往往是身邊良性競爭的隊友),又缺了教練(往往是從逼迫中訓練你的偉大貴客),加上深藏骨髓的惰性影響,總覺得幾年下來是在原地踏步,沒有實際方向的感覺,所以回到有隊友又有教練的新賽道,可能更能逼岀我的小宇宙,滿足一下中年進步的需要。

對了,之前有人問我如何可以進步,其實我們很多時將進步看得很嚴重,好像進步就是為了飛黃騰達,令人負累倍增,但簡單一點,進步只為了不要悶著自己,給自己的生活多添樂趣。

工作做完大覺睡是很容易很輕鬆,但當生活就只有這樣,生活或工作上的平線會讓人忘記了期待的興奮,又忘記了辛苦過後的愜意,沒有起落對比,又怎提醒自己珍惜和向前行?當工作只是換生活費的工具而得過且過,大概自己不開心之餘,對與你同行的人也是負累,誰想一直原地踏步,看同樣的風景?

就如場地單車賽運動員在爭先賽的成績會較計時賽好的原理,就是爭先賽有對手的速度在刺激自己;生活或工作上的同伴求進的心和努力向前的態度,也會刺激你不要落後,但若你身邊都是懶懶行的維生主義者,請也不要吝嗇你的努力,不要看輕自己的作用,也不要別人的怠惰而犧牲自己的能力,只要你肯堅持,總有人會被你感染。雖然可能要花許多心力與時間,但努力向前從不是過錯,既然是對的事便盡力做,過程中自會發現進步在無色無味之中來到,滿足感與自信心也隨之而來,即使沒有讓你備受景仰,沒有客戶岀口讚賞,至少你沒有愧對自己。說到底,也是為自己罷了,何樂而不為?

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

優惠條款進化論

親愛的啦:

集體發雞盲是一場令人膽顫心驚又慘不忍睹的瘟疫,你知道每次事後我都只能偷偷獨唱《我只怨自己》,現在要我分享「發雞盲心得」,無異於在我傷口上撒鹽,你又於心何忍?我還是自己岔開話題,說別的。

事緣早前做校對的時候,看到一份銀行優惠稿, 你知我知大家知,所有關於銀行的宣傳品都總附有一堆4 point字條款在稿末,那堆字剛剛好,細到你睇唔到,看似毫不起眼卻絲毫不能錯,因為錯半粒字,意思不同了,都可引發天下大亂,所以即使對到鬥雞也不敢怠惰。當我以為這些條款都是千篇一律,食之無味時,我發現,原來條款都會「與時並進」,進化到一個境界,能讓我目定口呆,一邊對一邊竊笑。

「影印本無效」才最有效
或者我先說說從前的條款是甚麼模樣,才再說現在的。從前,我就因為一份散稿上的優惠券,寫漏了「影印本無效」而被上司訓話,所以我人生之中,對條款的第一印象,就是必須要有「影印本無效」這五個字,因為影印本有效的話,即讀者就不必買書來換優惠,提供優惠的商戶也多多唔夠蝕。不過,時移勢易,現在的優惠券,好像也不再需要這五個字,因為都是電子版啦!

「有效期」直到永遠
而在優惠券的結構中,除了優惠內容本身要具吸引力外,有效日期也是一大重點。從前,我又因為一份散稿上的優惠券,只寫了有效期的月日,沒有寫年份而被訓話了。只有月日,沒有年份,那即是明年今日也有效?後年今日也可以?這樣富爭議性的有效期,當然是沒有效啦!所以有效期必須包括年月日。

「本店」大晒
好了,既然怕有爭議,所以每張優惠券都必不可缺了「本店擁有此券之最終使用權」、「本店擁有此條款之最終解釋權」、「本店擁有使用此券的最終決定權」之類的字眼,說得這樣明白,還不是「本店」話晒事?有了以上三項,就能成為一張「成功的優惠券」,但原來這已是過去式。

條款大包抄
因為我在上次校對的稿中,還看到「如群組以拼檯形式用餐,使用優惠時亦將作一檯計算」、「每檯或每群組只限使用一張信用片」、「信用卡持有人必須同檯用膳」之類的細項。看完我也很好奇,大家會約定朋友去一個地方「分檯用膳」嗎?又或會找一個不來吃飯的人來埋單嗎?答案當然是會啦!因為這樣才能著數攞到盡」嘛!否則,又怎會有人想出這些「包抄式」條款。不過你有張良計,自然就有過牆梯,著數攞到盡的空間還多著,繼續下去,會不會出現「使用優惠者必須出示證明同桌用膳的都是朋友或家人」才能享用優惠?

看著條款內容的變遷,不禁嘆息,世界真的變了樣,從前的條款變得有點單純無知,現在的條款,反映現代人類的想法真的十分吊詭。



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做食譜最緊要係乜?

親愛的啦:
既然你期待我分享寫食稿的心得,我唯有將上次說了一半沒說完的「自煮食譜」發大來煮吧!不過我今日並不是要教大家煮餸,更加沒有要教大家寫稿,只是想提出做食譜過程中,必須用的幾款材料:
厚顏......盡厚
溫油......盡溫
快手......盡快
細心......盡細
學問......半桶



厚顏提問
在乜太的食譜中,「厚顏」地位等同於鹽一樣重要,多多少少也要落一點,但在做食譜的過程,我覺得是有多少要下多少。基於本人對食味沒有很大的同理心,對烹飪更加沒甚麼認識,所以除了不懂大師們的入廚用語外,可能連很基本的入廚知識也不懂,如過冷河、退冰、料頭⋯⋯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撰稿員來說,不懂也是正常的,所以當遇上不明白的步驟或術語時,即使自知問題對大廚來說可能太低能,但還是要厚顏問清楚。因為自己不明白,寫出來也不會讓人看得明白,讀者不明白,會煮出甚麼來?食譜又有何用?

溫油引導
有了厚顏,還要心存「溫油」跟不同類型的大廚溝通,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順暢易明煮得到的食譜。需知道大廚有很多種:
1/煮得好說話也好
2/煮得好但不懂說話
3/煮得不好但廢話多
4/煮得不好說得也差
如果遇上第一種,當然是大家之福,因為這類大廚,即使沒有先給你完整的食譜,也會有調理地講出步驟,只要稍執字眼即可。但若遇到其他幾類的話,可能就是收不到食譜大綱,要即場逐項問;但大廚們又會說些你聽不明的用語,又或對方已覺得很明確,只是你不懂。再過份一點的是,對方給了大綱是步驟甲,但煮的時候是步驟乙,到你發現有不妥時,對方又說步驟丙也可;又或發現對方煮的時候沒有落某些原定的食材,他又會說那不重要,那一開始為甚麼要放在食材清單中?在這時候,若少了一點溫柔,便不能好好引導這些廚藝大師,將完整又合理的食譜步驟梳理出來。

快手炒字
承接沒有完整食譜作藍本,唯有跟大廚邊煮邊影邊記步驟,但因拍攝時間有限,煮菜也是瞬間的事,又或煮慢了賣相便差了,加上大廚們都功多藝熟,他們一般都不會理你寫好記好沒有,總之在你還沒弄懂各食材與調味料的樣子與份量之前,他們已一下子將所有東西倒下去,回頭問已含糊其辭,不是那回事。因此能快速寫字的手和高速運轉的腦,是必須的,如可加上良好錄音設備更好。

細心擺盤
之後,做食譜總少不了靚相一張,所以能細心擺好上桌出鏡的樣子,也是關鍵所在。如遇著有能力兼任食物造型師的大廚,他們在設計食譜時便會想到完成品的樣子,告訴你要甚麼道具,還會告訴你哪裡找到。但實戰型的大廚,往往煮得好吃不好看,所以影相時,除了要先準備好配合主題的餐具陪襯,還要懂得即時細心巧手地執靚煮好的菜;當然最好的是,可以在煮之前問清楚大廚菜煮成的顏色與樣子,那便有心理準備要如何對付煮得不好看的菜式。

翻譯學問
為切合現代香港需要,我們寫食譜還得照顧不同語系讀者的需要,不但要有中文,還要有英文、印尼文,甚至可能是日文、韓文、泰文,所以翻譯的學問也是不能少的,但作為專寫中文的撰稿員,簡單少量的英譯中或中譯英還應付得來,但大量如食譜書或其他語言,便要靠翻譯員的本事。說實在翻譯中菜食譜該有一定難度,因為中式烹調有很多西方沒有的技巧,要找適當的用字可能也不易吧!我猜。但真想不到有翻譯員交出「孤狗翻譯」的貨式,讓人看得不明不白,但客人還表示接受,直教我看傻了眼。只能說,這些翻譯員與貴客都十分認同乜太對學問的詮釋:「現代人都以半桶學問充一桶,所以學問半桶就夠了!」我不反對大家只有半桶學問,但也不要別人墊支時間與精神去填補你缺了那半桶吧!

除了以上這些材料和怪事,你做食譜時,又用過甚麼特別材料,或遇過更怪的事嗎?



P.S 乜家陣有copywriter當自己係客咁緊要?竟然要客準備soft copy同past reference咁得意?呢啲過往只有客要我準備,唯有希望我係唔識呢啲客戶級writer。

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

識食VS識寫?

親愛的啦

自你去後,匆匆一個月,我好像很忙,所以無恥地脫稿一整月。本來這篇是想接著你上次說的話,分享一下宏偉佈景的建造過程與當木工的樂趣,但經過忙碌的一個月之後,周旋在食譜與時裝之間又有不少趣事發生,還是開個新話題。

隨著各式各樣飲食節目的興起,我們寫食稿的形式,也愈來愈多元化,遇上的奇人奇事也愈發新奇,單以這個月計,令我目定口呆的,一隻手也數不完,所以很想跟大家說說人皆識寫的食稿。

為甚麼說是「人皆識寫」?因為係人都需要吃東西,所以這是眾多稿類中最「與生俱來」就懂得的題材。不像美容稿,可能要弄明成份,試過才明白箇中感受;也不像影音器材,要懂某些專業名詞才說得通。當然還是可以說,廣告這回事,給我資料自然能寫得出來,但寫得出來不等於寫得好,也不等於寫得出感覺來,對不懂得、不喜歡的題材,還是有點障礙,至少客人覺得你有障礙。至於吃嘛,你不愛吃還是會吃,所以相對其他稿類,食稿是可以靠「同理心」來寫的,促成了現今這個有口有手就能成為食家blogger的盛世。

不過都是那句,識寫不等於寫得好,要寫得好,單靠同理心還是不夠,且要看食稿的類型來執藥落筆。至於「食稿」又可以分多少類?粗略統計大概就是以下幾款吧!

1/ 普通散稿
就是最傳統為宣傳新店、新菜單而設,簡單直接,只需修飾一下相關資料,正面形容菜式、店面,配合搶眼菜式賣相便完事,這就是人皆識寫的類型。這類稿偶爾寫之,很易駕馭,但當你是個雜誌廣告撰稿員,尤其是食書的撰稿員,可能一期已有好幾隻食稿在手,而且是不設試食的,如何可以不千篇一律,如何不會一味「有口感」了事,除了可在工作過程中多跟廚師閑聊,套取不同菜式的特質外,還要多看相關的書,甚至字典,豐富一下關於吃的字眼,才能避過hea寫的嫌疑。

2/ 名人介紹
這類是名人嘉賓推介類型,類近於訪問,大可借嘉賓的說話來完成全稿,還蠻好做的,有時還從嘉賓口中學識不少飲食冷知識。可惜人生就是少不免遇上幾個「X街」,所以就無法避過那種「收了錢便沒意見」的嘉賓,大方地拋下一句:「你隨便發揮吧!」就要我們代入他的角色寫他的感覺,這就當自己寫blog好了,但還是不甘心你收錢我代筆而已。

3/ 自煮食譜
現在流行自家製,所以不同主題的自煮食譜大行其道。不過版面上簡單一張大相、一段材料、步驟的食譜背後,可能已花了很多錢和時間。因每道菜都要影一張大相,每張都要相關道具,有時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,更加不是你肯做勞作就可弄出個合適的杯盤碗碟來,而食譜書動輒就是二、三十個菜式,所以做一次食譜書可能會行爛幾對鞋才找齊所需道具。拍攝過程還要緊盯每個烹調細節,再清楚寫出步驟,讓人看得懂做得到,看似簡單,但原來真的有人不會寫啊!(這個大概要另開一篇才能分享。)


4/ 飲食故事
秉承品牌發跡模式而來的就是飲食故事,這類稿的重點不在食物有多厲害,而在每道菜背後的故事,所以最重要是寫得有感情,讓人感到食物除了提供滋味外,還能傳情。因此落稿的食肆和相關的人物,一定要好有故事才能吸引讀者。無奈的是,十個廚師九個也有一雙巧手,但缺了一張蜜口,別說甜言蜜語,他們連話也不多說,每次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從他們口邊漏出片言隻字,所以訪問期間還要花很多時間觀察廚師們的行為、微表情,訪問他身邊的人,務求搜尋最多線索,再靠想像力將他們的入廚故事串連起來,其實就是用寫偵探小說的手法來寫人情故事,也蠻分裂的。


所以說,寫食稿是人人都可以,但要寫得好還要做很多功課,花很多心思,累積很多關於食的知識才行,並不是隨便食個菜寫篇食評就算數。


註:附圖是近日在看的一本外國食譜台譯中文版,內裡包含了食譜、食材介紹和人物專訪,主題是關於生活上小聚會裡會吃會做的東西,版面和相看來沒甚麼特別設計,但令人看得舒服,這就是背後的設計。文字方面,因為是台灣譯本,所以帶著傳統的台式抒情筆觸,但沒有令人讀到起雞皮疙瘩的程度,跟版面一樣看得舒服,值得參考。

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

鐵筆之下妙問妙答

親愛的啦:
你一提訪問我就不知從何說起才好!需知道我們每份獨立工作都包含不同程度的訪問元素,同客take brief就如跟客做訪問;做食稿要問大廚有何秘方;做fashion又要問modeldesigner幾句潮流興乜,雖然他們好多時都答完等於無答,任由我們睇資料「自由發揮」,但也算是訪問吧!

不過,打從發展出「賣封面」的賺錢方法後,訪問可不能單單自由發揮,因為始終被訪者也是公眾人物,你不能隨便寫些沒有從他口中吐出來的話,但又要顧及推廣目的,所以訪問前的準備與訪問後的修正都不能苟且。可惜,無論準備再好,意外往往就出於訪問過程,如受訪者答非所問、沒有說出你想要的答案、突然黑面,甚或選擇不作答!這些都令本身不擅辭令的我相當懊惱,但面對當年隔期就來的「賣封面」企劃,還是硬著頭皮做好每次訪問。

多年下來,每次訪問都各有趣聞,一時三刻未能盡錄,但還是選出難忘的Q&A,讓大家猜猜答的人是誰。(猜中無獎)

我:你係咪都鍾意呢個品牌?
        你係咪成日有用呢個品牌的產品?
        你係咪都欣賞呢個系列的設計?
     (因為我要從受訪者口中取得『係』這個model answer來完成關於品牌的部份,所以經常性 
         問一堆yes or no問題)
中性女歌手:係!法官大人!(笑)
我的潛台詞:雖然平日好cool,但還是很風趣。

我:你對呢個品牌今季的設計有咩睇法?
名模:不如你自己寫完俾我management睇啦!
我的潛台詞:雖然你好懶,但也不失為最有效率的做法。

我:你咩時候最想食呢個產品?
竹昇男歌手:唔好意思呀!你個問題係咩意思?
我的潛台詞:下?你唔識睇中文字,但你識講廣東話喎!

我:最近正在忙甚麼?
歪咀男歌手:你睇報紙就知啦!
我的潛台詞:你想我照報紙咁寫到你咁衰?

我:你刻下的心態係咪算係隨遇而安?
空殼女星:你想我點答你?「我係呀」咁呀?
我的潛台詞:你無事呀嘛?完整地重複我個問題都懶!

總括來說,訪問是令人開心的工種,因為遇上有意思的受訪者,的確可以學到好多,但遇著自己也不知自己說甚麼的人,也會令人萬分沮喪。如早年遇上天王級人馬,每個問題給我兩個字作答案,部份問題不回答,而我要憑著他回答的廿幾個字寫四版封面故事,這的確是很寶貴的一課。萬想不到,多年之後,以為訪問已難不到自己時,卻遇上令我滑落萬尺谷底的藝人,在十多條問題中,他同樣每題只答數字,甚至選擇不答,但那次訪問除了文字版,還有視像版,訪成這樣叫剪片的同事甚麼辦?雖然這是我不能控制的範疇,但我也不斷反問自己,是我的問題太廢讓對方不想答嗎?



不過這也是很好的經驗,提醒我一樣米不只養百樣人,就算已找出一百種撬開人把口的訪問方法,還是要發掘第101枝鐵筆,總之要撬開晒你班人把口,是十分富挑戰性的任務。


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

斯德哥爾摩情人

親愛的啦:
說起跟貴客的關係像情人,那我就要分享一下箇中的相處之道。早前看過一篇文章,說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甚至是社會的建構原則,都是基於「信任」,而不是常常被人掛在口邊的「愛」。文章舉了些例子,但我都沒有記清楚,大概就是你願意坐上的士,除了是趕時間,還因你「信任」司機會送你到目的地;存錢入銀行除了是可以收息,還因為你「信任」可以取回存款;這些生活小節都是沒有信任基礎做不成的,所以「信任」才是人類社會的組成重點。

那情人之間當然更講求信任吧,如果雙方沒有信任基礎,互相猜疑,又如何和平共處?貴客不相信你,又如何甘心情願將廣告費交出來,又將他的成敗交託於你?所以每次正式工作前,無論準備時間如何短,還是要花點心思與素未謀面的貴客建立信任;再在工作流程中,以專業實力贏取信心Q嘜。多年下來,與眾多貴客建立關係的過程中,當然有不少趣事,但還是發生過很多令人沮喪的冤屈。

發生在我身上,最經典而收到最多不信任票的項目,當然是美容。打從入行以來第一份美容稿開始,我已在未開聲的情況下,就被客戶單方面否.定.我.有.做.美.容.稿.的.能.力。說起美容題材,自信心確是差一截,但我絕對相信,再愛美的人都不是天生懂扮靚修身之道,只要你給我資料,我自然懂得用專業的想像力來滿足美容稿的需要,不必見到我就拒絕信任,立即彈鐘吧!後來為免先入為主不信任誤事,我的美容作品寥寥可數,幸好屢敗屢戰後,也曾經得到貴客垂青,做過某美容中心的指定寫手,也算是值得驕傲的個人紀錄!

除了先入為主,這個世界還有種不信任名為「一.次.不.忠.百.次.不.用」。事緣是出道初期,除了隨傳隨到之外,總是未能滿足某客的各方面需要,所以某天開始這貴客終於消失在我的job list之中。後來有次因為其他隊員都無暇分身,而貴客又堅拒由我負責他的工作,所以唯有「幕後代唱」,由資深同事出名出聲接客,由我落手落腳做。最後從出面接客的同事口中得知貴客力讚,而我不知如何反應。

後來有次與某客見面前通了一通電話,簡單交代工作流程,到見面時貴客竟說:「如果不是跟你通過電,看你外形,我就不想由你來做我的稿!」自此確定我的外形實在是趕客,唯有先搞好質素,做好溝通。

基於靠外形搵食的偶像派向來壽命不長,所以作為實力派撰稿員,我們是必須花點心機贏取貴客的信任,讓他們成為被馴服的情人。而我們就要做個「斯德哥爾摩情人」,周旋於集野蠻、黐身與親切性格於一身的貴客之間,對他們的大小要求也先吞下去再想辦法拆解。多年下來,我也總算投入了這角色,做到「能為你忍受,然後當享受」,大家好做,那又何妨?


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衝出安全網

親愛的啦:

世界這樣大,讓我們離開萬惡的Whatsapp,開個新話題!大概大家都知我近日在外遊了,暫且讓我說些工作以外的事吧!

你也知我其實是個「準備狂」,做每件事之前都要思前想後,十手準備,以防Plan A不行立即補個Plan B,盡量避免臨時決定的錯漏與費時,就連旅行也不例外,過往無論多忙我都會先看目的地歷史、地圖之類的,總之就要每步也知如何走才安樂。不過,這次不知幹嗎,工作比過去每次旅行前都忙,為了趕完它們,唯有放棄旅行資料,訂了機票與住處就算了。可想而知,出發前我是帶著十足的不安全感;而又的確,因為連地圖也沒有看,所以一到埗便迷路了。

不過,多得不停行錯路,讓我比走對路發現更多原本會錯過的事物,這些經歷加上之前說看過的攝影展覽,令我想起,大概我們在工作上也常常陷於一個「安全網」,不知不覺按著客人的需要走,忘了我們也有主動權這件事。

我當然知道令我們陷進安全網的很大因素,是工作量多時間少,還有客人奇怪的審美標準,為了達到快狠準的工作效率,便就經驗開出客人會接受的方案,然後依樣完成,即使有時深知自己開出的方案稱不上好,只是客人接受就行了。甚或,有些人自覺自己的想法就是王道,也理不得客人有甚麼要求,一本通書睇到死為止。但我認為,在開出客人定必接受或自覺最好的方案之同時,也可準備Plan B,甚至Plan C來碰碰運氣。如果意外迷路讓我發現更多,工作上刻意兜小路也會隨時撞到驚喜!

我們的稿類這麼闊,很難要所有散稿也有大量方案,但至少可在草稿與影相上提供多一兩款選擇,花多十數分鐘畫多一個草稿、多影一張不同擺位或角度的相,令客人有選擇。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審美標準,阿婆偏愛街市的衣飾,你也不能怪他,但你可帶他看看街市外的美,讓他也走出安全網,提供選擇讓他瞭解自己真正的品味,當然他們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品味,但有時他們也會覺得有選擇是賺了,之後便易溝通。如果大家都死牛一面頸,為一時之快,只做一款試水溫,然後水溫試不成變了踢稿,第一印象壞了,以後都是你錯!



至於做Project呢?更加不用說吧!凡事在嘗試的道理沒人不懂,但往往困於時間便忘了;雖然留在安全網不會令你即時死亡,但絕對會悶死你自己,跨出安全網是為自己,為自己有機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結果,有機會試出客人真口味,也賺取更多信任,能得到比「可接受」更高評價的機會是否多一點呢?

總之別怕蝕,在科技發達的時代,俾多個選擇需時有限,每個崗位的人都花點心思、用多十數分鐘,往往省回客人不滿而濫改的十數個鐘,何樂而不為?